追求更好的教育是不少學生與家長都期盼的事情,但是我國的教育制度是九年義務教育制,這就意味著中考之后學生的個人教育問題就得看自身的選擇了,那么中考之后大家都能夠有學上嗎?下面這篇文章會回答這個問題,并說說中職教育和普高教育之間的異同。
在不少人心中,中考的重要性甚至比高考重要些。但是中考后不是所有人都有學上的,能進一步升學的同學會按照成績接受中職教育或者普高教育,兩者之間在教育目的、培養方式、學生提升等多方面都有不一樣的地方。下面小編會用正文部分為大家詳細說明。
中考后都能有學上嗎?
不是的。中考是帶著選拔意味的考試,成績好的同學能上普高,稍微差一點的同學能上職校或者民辦高中,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學最終都有學生。比如有的同學填志愿的時候沒有掌握方法,一味追求去報一些有競爭壓力的學校,也不愿意接受調劑,最后是有可能面臨所有志愿都報不上的情況;還有就是有的同學成績太差了,又沒有讀技校的想法,這樣的同學一般中考后就會去打工,也就自然不會繼續讀書的。當然,只要大家還有繼續讀下去的想法,總歸還是有學上的。
中職教育和普高教育一樣嗎?
1. 教育目的
學校教育目的是指這一所學校的設立是為了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從二者對比來看,中職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職業人才,為各行業輸送技術人才;而普高教育則是為了培養高學歷人才而設立的,雖然最后大家都是進入各行各業找工作,但是最終大家的起點和終點都不一樣了。
2. 培養方式
中職對學生的培養會采取專業式的培養方式,即學生選擇一個專業,然后在三年的教育中,除了接受部分文化課的教育之外,還會學習這個專業有關的課程理論和實踐;而普高教育則是以科目教育為主,不會過早地讓學生接受到細分專業的學習,為的就是給學生打好基礎。
3. 學生提升
中職的學生一般很多都會止步于這個層次,只有部分不甘心自己所面臨現狀的學生可以通過職教高考等方式升學,但是就算是這樣,中職學生去大專的更多,學生提升道路漫長且需要極大地努力;而普高的學生畢業就可以參加高考,很大一部分同學最終接受的都是本科教育,提升上限高。
總之,中考之后大家只要愿意去職校,還是可以有學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有學校可以讀,也有一部分同學直接去工作了。中職教育和普高教育各有優勢,雖然都是高匯總層次的教育,但差別還是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