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將正式實施,這是職教法自1996年來的首次大修。在此之前就備受關注的”普職分流“政策也得到了最終回應:“國家優化教育結構,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從”分流“到”協調發展“,幾個字的變動再次引發熱議,很多家長都大喊支持“讓每個孩子有學上,提高國民素質和文化”。但實際上,很多家長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協調發展并不是取消分流。其實“學而優則升,技而優則上,減少行業及職業收入差距,糾正就業觀念和價值觀”才是關鍵所在。
一、沒有“一刀切”也不會“消失”
新職教法強調因地制宜,不同地域教育水平不同,職業教育發展的好不好主要看當地的認可度。顯然一刀切的50%分流不再存在,但是協調發展的重心還是要加強職業教育建設。特別是中職教育,要按照升學與就業的辦學定位,為學生提供升學、就業、普職融通等多種發展路徑。
所以,保持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將持續的。甚至,當某地的職業教育發展到很全面的時候,職教的比例可能會遠高于普通教育。
二、職場路上拼的都是硬實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在國家包分配政策的影響下,不少初中畢業生通過中職或者技工學校都能找到自己的“鐵飯碗”,過上有奔頭的生活。現如今,取消職普分流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初中畢業生都能上考上高中,還是要拿成績說話。但是開展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卻為更多的學生在職業發展中提供學歷上的保障,
追逐更高學歷的本質不是搞學歷崇拜,而是提供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機會,有更強大綜合的學習技能的平臺,畢竟現代職場是憑硬實力說話的。
近些年的教育改革,無論是減負還是分流,其核心都是為了素質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公平與優化。如果你想要關注更多新職教法的內容,請關注我們的直播課活動,為孩子的未來提前做好規劃。
為中考備戰的五月,北大青鳥專家解讀新中考,助你升學好規劃大型線上專家講座活動。
這里有教育政策的最新解讀;新中考升學路徑規劃;熱門就業行業評析,還有2022年各地區中考信息匯總資料包。數十位教育專家分析近10年中考動態,結合當下中考改革風向,為數萬學子做升學規劃。
現在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還能獲得名師答疑1V1機會,更有成長計劃夏令營免費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