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天腳步的臨近,畢業季也即將來臨,如今,新的一批求職大軍已經出現在招聘會的現場。然而,要想在人山人海中脫穎而出,必須具備企業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近日來北大青鳥通州校區報名的應屆畢業生小張表示:在前幾次的求職中,他已經認識到自身與企業要求的差距,所以選擇來北大青鳥通州校區為自己充電,將就業壓力變成學習動力。總之,要想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有一技之長。
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
據了解,201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660萬人,“十二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萬人。而今年的北京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22.9萬人,比去年增加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后的工作去向成了大學生最為關注和擔憂的問題。為順利就業,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降低收入期望值,甚至每月1000元的工作也有同學表示愿意接受。
IT職業教育受高度關注
為增加就業競爭力,很多大學生選擇先參加職業培訓再就業,因為企業招人不是只看你在大學的學習成績,關鍵還要看你的動手能力。與其到處碰壁找工作,不如利用好畢業年蓄積能力再找工作。其中以“軟件工程師”為主要方向的IT職業教育,以其針對就業,幫助學生掌握實際工作技能的特點而躍入大學生的眼簾,所受關注度最高。
專家:畢業年充電正當其時
一方面,我國存在大量的技能人才缺口,人才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大學生卻難找工作,畢業即失業,在家“啃老”,造成家庭教育投入的極大浪費。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直接,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聯系緊密,讓學生熟悉行業、融入行業,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入職方式。北大青鳥計算機教育專家、首席執行官楊明表示大學生關注職業教育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積極進行職業規劃,在求學時期就為自己的職業目標而主動充實自己,一定會有一個看得見的未來。同時,要將就業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抓緊畢業年的寶貴時間,通過社會實踐、實習、職業培訓等方式,積累實際動手經驗,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